4.27.2009

聖石旁立碑 挑起兩族神話之爭

2009-04-28中國時報【莊哲權/台東報導】
為了一塊「聖石」,引發阿美族、卑南族神話傳說的認知衝突!東海岸杉原海邊,有一塊大石頭,兩族都有「風箏救弟」相關口述歷史,最近因阿美族有意在該「風箏石」旁立碑,而且是勢在必行,引起卑南族人的不悅,兩族群各自表述,迄無交集。
台東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顏志光表示,聖石的地點在阿美族的生活領域裡面,而卑南族人又羅列多項佐證,證明聖石的歸屬,造成現在雙方各持己見,爭議越鬧越大,連立委也不敢碰。過去因沒人做過研究,兩個族群爭執不休,將邀請學者深入調查,釐出個真相後,再做進一步調解。
「風箏救弟」 阿美、卑南各有版本
在東海岸杉原防風林下的海邊,有一塊呈三角型的大石頭,巨石四周有類似繩索綁風箏的凹槽痕跡,據傳就是「風箏救弟」神話中綁風箏地點,每年卑南族、阿美族人都會到這個被視為聖石的風箏石前祭拜。
根據台東大學副教授李玉芬研究,這個流傳百年「風箏救弟」神話,在卑南、阿美、排灣族口述歷史裡,都有大同小異的相關傳說,只是主角的族群身分互換。因為故事中有竊盜、弒父等情節,卑南族長老大多不願提及,而阿美族人的版本,則沒有弒父情節。
最近引發聖石之爭的導火線,是阿美族人成立的「台灣原住民宗教暨文化研究會」,有意在風箏石旁立碑,引發卑南與排灣族關切,南王部落長老,還開了兩次會議商討因應對策。
卑南族擔心破壞聖地 籲三思
卑南族人發表聲明強調,在學者著作中清楚列出「風箏救弟」中兄弟之家族系譜,佐證故事中人物確為卑南族人;而立碑可能影響生態環境,甚至破壞神聖古地,籲請研究會三思。
卑南族文史工作者陳冠年指出,風箏救弟遺址是台東重要文化遺產,古蹟的保存應以不破壞原貌為原則,如果大家都要來立碑,那豈不是一團亂,所以他呼籲阿美族人以傳統祭祀取代立碑。
 阿美族:碑文將記錄兩族故事
研究會理事長張健三則指出,立碑活動已經動土,只是目前仍缺經費,將來碑文也會記錄兩族不同的故事,不致於造成文化衝突,還可以營造成東海岸的新景點,不必分族群,我們都是一家人。

傳說多樣 證實原民本一家

2009-04-28中國時報【莊哲權/台東報導】
卑南族與阿美族引發「聖石之爭」,事實上是因為在共同空間中,因為互動接觸,造成傳說故事互相採借及轉變,與其說是文化的侵略,不如說是「涵化」的結果,就像漢人的「媽祖」,人人都可以拜一樣。
風箏石位於杉原海邊,是東海岸阿美族人的生活領域,而馬蘭部落的阿美族男人喜歡放風箏自娛,加上阿美族口述神話也都有兄弟以風箏相救傳說等因素,成為阿美族人立碑動機,但是此舉也引發卑南族人的不悅。
卑南族人先是發表態度較強硬的聲明,但是後來又有修改的版本表示:「由此傳說更能證實台灣原住民本為一家人,共享一條深遠而豐富的歷史傳統」,但是他們仍希望阿美族暫緩立碑,進而共商文化大計。
事實上,台東的原住民族群,長期以來生活在共同的空間裡,因為互動甚至通婚的結果,不同族群的祖源神話或傳說故事,都可能有互相採借或雷同的現象,這種轉變現象,讓原住民口述神話更具多樣性。
文史工作者林建成認為,台東本來就是個文化族群融合的社會,文化的重疊相當正常,與其說是文化的侵略,不如說是「涵化」過程產生的結果。
林建成強調,口述神話不必是某特定族群的專利品,是屬於傳承歷史中共同的記憶,因為是與非無法定論,更不必被激化,甚至引發宗教、文化的對立,只要是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,「公媽(祖先)隨人拜」。

風箏綁巨石 兄救弟離苦牢

2009-04-28中國時報【(莊哲權整理)】
「很久,很久以前…」,部落老屋前的大榕樹下,滿臉風霜的「姆姆」(卑南族語『祖母』)低啞地訴說著流傳了百年的神話「風箏救弟」,愛聽故事的小朋友們坐在板凳上,個個聽得入神,而且百聽不厭。
姆姆說,古時候,不知是什麼時候,知本的頭目與一位「陰部長牙齒」的美女結婚,生下兩男一女。
有一天,妹妹被大蟒蛇吞噬,哥哥與弟弟為了替妹妹報仇,殺死大蟒蛇;但蛇是原住民的祖先,兩兄弟犯行觸怒族人,又擔心遭天譴,因而逃離部落。
又餓又渴的兄弟,跑進甘蔗園偷甘蔗,結果弟弟被抓到關進牢裡,常受空腹煎熬,或被餵食蚯蚓、蜈蚣等雜物,苦不堪言,哥哥想出一個救弟弟的妙招,於是打造了大型風箏,將風箏綁在巨石上,讓弟弟抓住風箏尾巴逃了出來。
兄弟倆重逢,決定遠離族人,因此在山上蓋了集會所,畫定自己的勢力範圍,誓言「除兩人外、禁止外人進入」。
沒多久,兄弟倆的父親獲知,找到他們的落腳處,但兄弟倆為了遵守「除兩人外、禁止外人進入」的承諾,竟然殺了父親,因為知道自己犯了大逆不道的行為,最後兩兄弟選擇結束自己生命,化為雷、電贖罪。